Live & Color
  • 首頁
  • 文章
  • 影片與社群
  • 目的地

〖熱門話題Hot Topic〗空檔年GAP YEAR,那些異鄉教我的事

13/6/2017

Comments

 
圖片
Gap Year,目前看到較為貼切的翻譯是「空檔年」,意指花一段時間去國外當志工、打工度假、遊學、窮遊等等。
 
回顧人生中兩年半的gap years,我覺得自己無比幸運。我是個「土生土長」台灣小孩,有著曾在國外讀書生活、重視教育的父母,在成長過程中保持著非常開放的心態,讓我不斷去嘗試與挑戰課業以外的事物。爸爸經常說,「我只能教你釣魚,不能幫你抓魚」,Gap Year對年輕人的影響有如這句話,脫離家庭、朋友、舒適圈,一個人獨自在國外想辦法生存、接收新事物,最後蛻變出美麗的羽毛,往更寬廣的世界飛去。當然,這是針對成功人士的形容。事實是,沒有人能夠為他人的人生負責、做保證,正是空檔年的第一課。
圖片

第一段空檔:美國

在15歲英文破爛到不堪回首的時候,我獲得了到美國交換學生的機會。依然記得當車子開到紐約州只有4000人的小鎮,我內心悸動的不可言喻,矮矮又可愛的獨棟房子、綠草如茵、黃色校車,這就是電影中看到的美國!剛到房間安頓,實在不適應美國乾到爆炸的天氣,我順手拿起眼藥水點了點,誰知道,接待家庭的爸爸(以下簡稱轟爸)突然敲門,他以同情的眼神看著掛著兩行眼藥水的我,而我的嘴巴卻像是被強力膠緊緊黏住,無法為兩滴藥水做解釋⋯就這樣,第一個Gap Year開啟了。
 
先交代即將伴我度過一年的小鎮,以酪農業為主,四周被玉米田與農場包圍,99%的人口都是白人,而大多數白人家庭都是從英國、愛爾蘭一帶早年移民而來。因為人口稀少,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級,從幼稚園開始伴隨成長的同學,國小、國中、高中都不曾換過,在台北長大的我實在無法想像這是個多封閉的社會。
 
接待我的第一個傳統美式家庭,爸爸、媽媽、哥哥、姊姊的身材都是我的兩倍大,可樂當水喝、吃早餐麥片還要加入全湧般的糖(糖罐子口直徑約0.8公分,直接用倒的不是用撒的)、做菜時奶油和起司像是不用錢的加,還在納悶為什麼美國肥胖問題如此嚴重嗎?不用懷疑。
 
第二個傳統美式家庭和我非常投緣,至今仍保持聯絡。父母親很愛孩子,18歲了也不會把孩子踢出家門,小孩想出國玩父母也還是會盡心盡力「贊助」,即使孩子已經大學畢業。媽媽有點玻璃心,每當聽到孩子要去紐約市玩就會很怕孩子遇到壞人、遇到恐怖攻擊或玩到太瘋收不回來等等,但對於在台北長大孩子而言,紐約市就是有別於台北的另一個大城市。
 
和他們住在一起的時光,父母把我視為自己的孩子對待,我和姊姊、妹妹年齡相仿,有如真正的姐妹會吵架也會談心。聖誕節早晨,弟弟一早五點鐘來叫我起床,一臉沒睡飽不悅的我走下樓,看到他們盡心準備了一大堆的禮物為了給我最難忘的聖誕節,那種感動完全無法言喻。你覺得美國家長與台灣家長不同嗎?也許天下的父母差異沒有想像中大。
 
第三個傳統美式家庭熱愛教會服務,爸爸是藝術家、媽媽是小學音樂老師,每週日我會和他們去教會做禮拜、和姊姊一起參加唱詩班,這個家庭屬於將錢花在刀口型的消費模式,記得有次和幾個家庭一起去度假,住在豪華的海灘別墅,前院是海邊,後院是泳池,要出去吃飯的時後我餓到前胸貼後背,媽媽卻不希望我點「一個麥當勞套餐」,試圖花了很多力氣要我選「Dollar Menu」(一元菜單),當時我很無法理解,不過現在自己賺錢後我明白一切得來不易。
 
身為一個「英文破爛外來者」,起出用著破爛的哈電族與比手畫腳試著溝通,但就有如好萊塢電影告訴你的,美國高中生實在不是以友善著稱。坐在學生餐廳吃飯,常常鴨子聽雷;對美國文化不了解,總是不明白笑點在哪。不過,上課時沒有同學遲到、飲食、聊天、睡覺,對老師的尊重非常值得學習。
 
兩點半下課後就是球隊運動時間,小鎮生活規律而無聊,由於沒有地方去,孩子經常互相到同學家玩,也經常趁爸媽不在的時候偷偷辦派對,哪個派對有酒,就是最酷的派對。英雄主義與霸凌仍然深植於美國社會,如果不參與其中,不和cool kids打交道,很難融入他們的生活。
 
感謝當時網路世界不如今天發達,不常用skype也沒有line,更感謝被送到只有「鳥生蛋狗拉屎」的地方,在強大的英語環境下被迫學習。很多人聽到這裡便問,所以去一年英文就可以變好嗎?答案是yes and no。第一,如果出了國身邊都是會講中文的華人,很難進步。第二,英文是累積的。一年的經驗在於培養語感,但回到台灣仍然要背單字、學習文法、自己培養英語環境不斷複習(例如看無中文字幕影集、電影),那些告訴你只要會講不用會文法的人都只是在為自己懶得學文法找藉口,要進步就要下苦功,沒有捷徑。
 
這一年中最讓人回味無窮的是,我認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交換學生,學習不同文化,了解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在美國非常「從眾」的高中環境下,找回對自我的認同感。當時結交最要好的匈牙利、瑞士摯友,至今仍然有聯繫。現在回想起來,這段經歷難能可貴,這群15-18歲之間的孩子,還屬於單純、好奇、積極吸收外界訊息的時候,同樣離鄉背井的情形下,較不容易憑著膚色、人種去評判一個人,很容易打成一片。幾年後我去了瑞典,大學的孩子已經形成了保護色,失去了稚嫩與柔軟的身段。

圖片

​第二段空檔:瑞典

從美國回台以後,我回到台灣的高中繼續升學,成績出乎意料有著顯著進步。然而,嚐過自由空氣後,在封閉的私立高中壓抑了兩年,我只想再次呼吸。大學的第一年非常不用功,整天只想抓住自由的尾巴,把過去關在學校裡的怨氣一次發洩,到了大二,才開始恢復學生該有的樣子。
 
20歲時,透過大學姐妹校交換計畫,我又幸運獲得去瑞典一個學期的機會。
 
來到冰寒地凍的瑞典,又是另一個挑戰的開始。交換學生的課程不多,有了之前的英文底子,上課、寫報告對我來說並不困難,你一定不會相信,我認為最大的挑戰是在冰天雪地之下搭公車去買菜,再把所有東西扛回家。印象中公車站離家走路15分鐘,下雪的天氣會讓人疲倦、行動緩慢,一開始我選擇一週去大賣場一次購足,後來實在太累人,索性改為幾天去一次附近超市,每次帶一點回家。瑞典不像台灣,計程車跳表的速度是一秒五瑞典克朗(當初匯率約21台幣),搭一次幾乎快破產。此外,瑞典外食的價格動輒一餐兩三百元台幣起跳,身為窮留學生,當然只得任命學習煮菜。
 
瑞典的上課方式很開放、靈活,報告結合實務性,必須用心思考,無法照抄了事。例如,有一堂課要求學生利用教材裡的內容,從尋找原物料、設計、生產、製造、貨運、上架、廣告等面向,去模擬真實開店的情形,非常有趣與實用。可惜的是,學校將所有交換學生安排在同一棟宿舍,大家都以英文交談,鮮少有機會和瑞典人相處,更沒有機會在瑞典文環境下生活,所以回到台灣,我只會說「你好」、「謝謝」兩句瑞典話。
 
此外,各校派遣的學生初期就產生了群聚效應,同一所學校一起前往瑞典的交換學生說著同樣的語言、互相依賴、喜歡在原生國家的舒適圈,導致小團體叢生,讓大家難以打成一片。其次,人越大,保護色越重,也很容易用外表或種族去評斷一個人,很難像孩子般單純的交朋友。因此,我不再把國民外交當成目標,決定把此次目標設定為環歐之旅,課餘的時間都在計劃著怎麼旅行。這半年中,我去了很多國家旅行,回頭看發現,美景雖美,卻容易隨時間淡忘。人情互動,才長存在回憶之中。
 
17歲時,台北家裡曾經接待了一個丹麥交換學生,剛到瑞典不久,我便按耐不住性子,前往丹麥哥本哈哥去找他玩,他當時在丹麥最好的商學院主修國際貿易。丹麥的大學教育一半時間在教室上課,一半時間要求學生去公司實習,以獲得業界經驗。一天,他急沖沖的打開電視,和室友熱絡的討論新聞內容,過一會兒,他耐心地向我解釋現在所有電視台都在報導丹麥一家銀行倒閉了。
 
「丹麥一家銀行倒閉了?」「丹麥一家銀行倒閉了?」「丹麥一家銀行倒閉了?」
 
看著眼前這兩個和我年齡相仿的大學生,我既震驚又慚愧。他們眼神裡對於所學的熱情度與關心度,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此後,對於他前往倫敦政經學院、芝加哥布斯商學院就讀研究所,以及任職於麥肯錫的經歷,我完全不感到驚訝了。我的丹麥朋友說,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讀書與上班,考完試才會和朋友出去放鬆。台灣近年一直提倡要學習國外work-life balance(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但在丹麥人身上,我看到了自主與角色認清,什麼樣的身份,把什麼樣的事做好。
 
先前提到美國認識的瑞士摯友,也讓我看到頂尖的青年人才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他是瑞士蘇黎世大學醫學院學生,每次我們透過Facebook聯繫,他總在好幾個禮拜後才回覆。我知道他本來就不是Facebook愛用者,好奇他平常都在忙些什麼?見到他後才明白,除了平常繁重的課業,其他時間他都在超市打工賺錢,放暑假時才會稍微放鬆和朋友相約去旅行。看到這些擁有好學歷的人,是多麽努力讀書、工作,想想我們有什麼好抱怨的?
 
最後一站,我見到了最嬉皮、奇耙、善良的匈牙利摯友。剛到布達佩斯的第一個晚上,隔壁室友們把所有家釀啤酒、伏特加搬出來以示歡迎。十年間我們一直有聯絡,他總是很開心、很隨遇而安,喜歡嘗試外人眼中稀奇古怪的事,例如:一年不洗頭。他說,起初幾天頭髮超級噁心,但過一陣子後,頭髮會有自我清潔的神奇能力。有時當我太要求完美、太介意細節,被困在自己的牛角尖時,便會想起這位嬉皮小姐,學習他對人生大小事隨性、一笑置之的胸襟。
 
很多人喜歡問我有沒有遇到種族歧視?有,極為少數。當我去拜訪五年前在美國同一所學校交換的德國好友,他對亞洲人的歧視完全表露無遺,但,那只是極少數的人。我也有遇過一句英文都不會說的老太太,在我走投無路差點夜宿火車站時,載著我到處找飯店。所以,當你遇到瘋子,就一笑置之吧。
 
我倒覺得歧視經常是來自於「英文」。英文現階段依然是國際上語言交流的重要工具,當你會說英文,人與人之間容易溝通便會產生連結;當你或對方不會說英文,溝通上產生困難,情感連結也受到阻礙。交朋友還是小事,分組報告是最痛苦的。組員可能因為一個英文不好的同學,需要將對方寫完的內容重新潤飾、修改文法與用詞,沒有人想做那顆老鼠屎,語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圖片

​第三段空檔:澳洲
 
大學畢業後,我決定再給自己一個Gap Year,去澳洲大堡礁打工度假。於是,辦了簽證、買了機票、只換了價值台幣五萬塊的澳幣,就和男友一起踏上了打工度假之旅。
 
起初只訂了兩晚背包客棧,重視效率的我,立刻買了電話卡、搞定了住宿、開完銀行戶,兩天後入住美美的新房。但其實,五萬塊澳幣很快就會花完,在擔心工作與金錢的情況下,在澳洲的第二個晚上我很弱的嚎啕大哭,經過大風大浪苦過來的男友超淡定安慰我,其實現在想想,當時的他才應該要比我擔心,畢竟一句英文都不會講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勢必是更艱辛的。
 
很多人喜歡問,我英文很爛可不可以去澳洲打工度假?這和心臟強度與理想工作類型有關,只要你有勇氣,沒有什麼是達不到的。英文不好不至於找不到工作,但在工作類型上一定有限制。
 
去澳洲之前,我已經設定好要在旅遊業找工作,挨家挨戶投遞履歷,我幾乎把凱恩斯所有旅行社都投遍了。當時正值外國遊客淡季,第一個星期我們都沒有找到工作,很是擔心。在朋友的邀約下,我們決定去附近小鎮玩玩,轉換一下心情。旅途中遇到一個製作袋鼠皮件的婆婆,他熱情的和我聊天,在得知我和男友的狀況後,他默默拿出了兩個袋鼠吊飾,說這吊飾會為我們帶來幸運,兩天後,我和男友竟同時找到了工作!就這樣,到澳洲的第十天,我們安居了一年的gap year正式開始。
 
在澳洲的生活很單純,平時上班忙得焦頭爛額,假日做菜、游泳、曬太陽、和三五好友相聚吃飯,穩定而快樂。偶爾放假時,得已忙裏偷閒飛到別的城市去旅行,不過美到冒泡的澳洲,一年的時間根本不夠玩,只能安慰自己留點遺憾才會再回去。
 
起初在旅行社的工作不容易,每天抱著不同遊船簡介入睡,男友說我經常在夢裡打電話給船公司訂票。後來熟悉了,卻經常粗心大意,提心吊膽就怕訂錯單。然而,至今那一道道犯過的錯,就有如心裡的疤痕一樣,時刻提醒著今後的我。對於那幾位客人,今日的我依然深感抱歉;對於同事與老闆,我依然心懷感激。這個工作讓我明白錯誤的重要,也讓我認識亦師亦有的好老闆。
 
在接近工作尾聲時,我遇上了人生中最大的挫折之一。我曾經以為,我會繼續留在澳洲工作,起出得知我的履歷不被澳洲政府認可,我感到失望、不公、受挫。一直以來,我是個我想要的東西,就一定要盡全力得到的人,踢了鐵板後沈寂幾天,有天下午我和男友說,「我覺得人生好像就是這樣,有時候緣份盡了就該放手。雖然很難,但這一切都會過去的。」然後我們抱頭痛哭(好啦,沒那麼誇張,流淚而已),決定換個夢想,手牽手一起回台灣。
 
我很滿意與感恩在澳洲遇到的一切人事物,上天給了我很穩定的工作、很好的老闆、很棒的同事與摯友,road trip、浮潛、潛水、獨木舟、跳傘、泛舟、騎馬、高空彈跳等等都沒少玩到,偶爾夜深人靜時也會想,如果當初花三個月在農場、肉廠、馬場或工廠工作,再換得一年的時間,打工度假之旅會有什麼樣新的火花?

​

​對渴望Gap Year卻一直遲遲沒有行動的你,我想說,旅行是一種特權,對於「生病的人、需要照顧父母或孩子的人、外債高築的人、努力做好幾份工只剛好打平生活的人」幾乎遙不可及。時光稍縱即逝,如果現在你有出走的能力,還在等什麼?
 
對家長我想說,孩子在Gap Year的過程中就有如海綿,不斷地吸收所有新鮮的事物。回到家鄉,也必定會經過一段與自我身長環境的拉扯與批判,最終,他會找到一條自己的路。因為,出國在外的他們,沒有父母溫暖的羽翼,已經找到飛翔的方法。
 
如果你覺得本篇文章內容有幫助到你,請給一個讚吧!
Live & Color會努力提供更多旅遊資訊給大家:)
Comments
    圖片
    TRAVEL・ADVENTURE・OUTDOOR

    作者


    ​嗨!我是海莉小姐,完全海島控,夢想除了環遊世界,就是住在永遠不會有冬天的海邊,一開門便是沙灘,一跳進海裡就有珊瑚與海龜。簡單、健康、快樂、活在當下,是我追求的彩色人生。提到旅遊就不會閉嘴,談到行程就急著分享。希望你也在旅行中找到生活的意義。

    ***重要公告:由於網站留言功能不穩定,經常收不到讀者留言通知而無法即時協助,有任何行程問題歡迎到Live & Color粉專私訊!
    圖片
    『讚』👍一下吧!
    🚩 最新文章

    〖潛水分享Scubadiving〗PADI EFR 緊急第一反應培訓 & Rescue Diver Course救援潛水員課程

    〖馬來西亞沙巴Sabah旅遊攻略〗12個行前須知,讓你第一次沙巴旅遊就上手!

    〖馬來西亞沙巴SABAH〗CP值爆表第二彈!礁鯊出沒!浮潛天堂!亞庇市區15分鐘!馬努干島度假村Manukan Island Resort

    〖馬來西亞沙巴Sabah〗隱藏版CP值爆表私人度假別墅Kudat Riviera

    〖馬來西亞西巴丹潛水Sipadan〗背包客看過來,世界級潛點西巴丹不是夢!潛點分享、潛店推薦、交通資訊、注意事項一次報你知!

    〖泰國Krabi到Khao Lak〗TripAdvisor一星評價共乘小巴體驗

    〖泰國船宿潛水MV Dolphin Queen〗潛進斯米蘭群島與泰國第一潛點Richelieu Rock

    〖紐西蘭米爾福德峽灣Milford Sound過夜船〗世界遺產森呼吸,來場100%純天然排毒之旅吧!

    〖紐西蘭激流島Waiheke Island一日遊路線〗嗜酒人士看過來!激流島酒莊、景點、路線安排就看這一篇!

    〖泰國曼谷Bangkok旅遊攻略〗跟著感覺走就對了!(2018年更新)

    〖泰國曼谷Bangkok〗小資按摩CP值評比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一日遊經典不敗路線快閃阿布達比與杜拜

    〖埃及路克索Luxor〗24小時快閃路克索景點

    〖埃及亞斯文Aswan〗河畔、陽光、風帆與那些失落的神廟

    ​〖埃及西奈山Mt Sinai〗跟隨摩西的腳步迎接下一道曙光



    🚩 熱門攻略

    圖片
    圖片
    圖片

    🚩 文章分類

    All
    台灣
    埃及
    大陸
    旅遊話題
    日本
    泰國
    潛水
    澳洲
    瑞士
    紐西蘭
    美國
    菲律賓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韓國
    馬來西亞

    RSS Feed

圖片
Copyright © 2020 Live & Color.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頁
  • 文章
  • 影片與社群
  • 目的地